日前,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在京主办“提振消费与社会保障有效作为座谈会”。与会专家表示,扩大社会保障支出是解决消费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的重要举措,优化现行制度安排是稳定预期的重要条件。要发挥好社会保障解民忧、聚民心、稳预期、振消费、促平等、护安全的独特功能。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提振消费一靠增加居民收入以增强消费能力,二靠免除后顾之忧以增强消费信心。社会保障是民生保障安全网和经济运行减震器,扩大社会保障支出是减轻乃至解除居民后顾之忧,扩大消费的必由之路。
他表示,要发挥好社会保障解民忧、聚民心、稳预期、振消费、促平等、护安全的独特功能。一方面,应通过扩大社会保障支出来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建议增加用于民生的公共支出并有效利用社会保险基金,将投资于人的政策取向具体落实到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上,以增强民生安全感,进而释放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另一方面,应通过加快优化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来提供清晰、稳定的安全预期。为此,要正视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与不足,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迫感,采取更有力的改革举措来矫正现存的制度性缺陷,让社会保障真正实现理性建制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教授林闽钢认为,首先,应通过努力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新格局,并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来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和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促消费、促增长、惠民生。其次,通过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大力提高人口发展质量,加快构建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格局。第三,通过加大医疗、养老、住房等基础社会保障改革,缓解社会成员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营造一个无后顾之忧的良好社会消费环境。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