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史前迁徙是亚洲人完成的?

内容摘要【科普园地】◎本报记者 张梦然    这是一群穿越千山万水的先驱。他们没有地图、没有指南针,却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议的壮举。这项发表在《科学》上的研究成果,不仅是科学的奇迹,更彰显了人类探索精神的胜利。    而这一切的秘密,就藏在人类的DNA

【科普园地】

◎本报记者 张梦然

    这是一群穿越千山万水的先驱。他们没有地图、没有指南针,却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议的壮举。这项发表在《科学》上的研究成果,不仅是科学的奇迹,更彰显了人类探索精神的胜利。

    而这一切的秘密,就藏在人类的DNA里。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段史诗般的旅程鲜为人知:一群史前亚洲人,用几代人的努力、数千年的时间,跨越两万公里的距离,从北亚一路跋涉,最终抵达现今阿根廷的火地岛。

    这些早期人类面对的是一个与今天截然不同的世界。当时的陆地形态更为广阔,许多地方被冰桥连接在一起,为人类提供了通往新世界的“天然桥梁”。正是借助这些冰桥和陆地走廊,一部分勇敢的探险者又迈出了前往美洲的步伐。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科学家通过高分辨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了139个民族、1537名个体的DNA数据,重建了这段波澜壮阔的迁徙路线。这些早期移民大约在14000年前抵达南美洲的西北部(今天的巴拿马与哥伦比亚交界处)。在这里,他们分成了四个主要群体:

    一组留在亚马孙盆地,享受着热带雨林的丰饶;一组向东进入干查科地区,适应了干旱与稀树草原的环境;一组向南挺进,穿越冰封的巴塔哥尼亚高原;还有一组则选择挑战安第斯山脉,穿越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之一。

    旅程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他们不仅要面对极端的气候、险峻的地貌,还要应对食物短缺、野兽威胁等生存挑战。但正是这种不断探索的精神,让他们最终遍布整个美洲大陆。

    不过,这场伟大的迁徙也留下了一个隐藏的代价:遗传多样性的减少。

    随着人群不断向远方扩散,每一代人都只能携带祖先基因库的一小部分前行。这种“基因漂流”效应使得群体遗传多样性逐渐降低。特别是免疫相关基因的多样性下降,让一些原住民群体在后来面对外来疾病时显得格外脆弱,例如欧洲殖民者带来的天花、流感等传染病。

    这也解释了为何一些原住民群体更容易受到某些疾病的影响。他们的祖先在漫长的旅途中失去了部分抵御疾病的“基因武器”,而这些疾病却早已在旧大陆进化并传播开来。

    尽管如此,这次迁徙展示了人类惊人的适应能力。“移民”们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逐步演化出独特的身体特征和文化习俗,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人类适应自然的伟大篇章。

    这项研究让科学家首次绘制出了亚洲人群遗传多样性图谱。它揭示了亚洲人基因组的丰富多样性,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欧洲人群更具遗传多样性的误解;它重塑了对人类迁徙历史的认识;它也为未来的个性化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因为它让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今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疾病易感性以及治疗反应。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友情链接:  生意多  |  立体车库网  |  机电网  |  电商信息网  |  环球信息网  |  电工网  |  优秀信息网  |  B2B  |  商路通  |  商途网  |  花卉网 天天商务网  |  易修网  |  直通车信息网  |  B2B  |  商务网  |  信息网  |  114  |  B2B  |  商路通  |  商途网  |  防雷网 每天发布网  |  我的航运网  |  转让系统  |  力之信息网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