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操秀英)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758亿元,同比增长7.39%。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达到1699亿元。
白皮书称,随着北斗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卫星导航专利年度申请量持续增长。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总量已突破12.9万件,同比增长4.8%,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2024年,北斗系统应用规模进一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国约2.88亿部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定位功能,占比达98%;大众地图软件基于北斗高精度的车道级导航功能已覆盖全国99%以上的城市和乡镇道路,11家主要电子地图服务供应商提供位置服务日均超1万亿次,日均提供导航服务总里程超40亿公里。
白皮书显示,北斗系统服务及相关产品已输出到140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模式不断丰富,多项国际标准的发布进一步提升了北斗系统的国际话语权。
白皮书称,下一代北斗系统和国家综合时空体系都将在2035年前建设完成。从时空服务产业当前及未来发展的视角来看,应进一步大力推进北斗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化融合应用,鼓励时空信息与互联网、物联网的大众消费服务相结合,同步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这些都是当前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推动北斗应用发展与产业生态建设的关键。
0 条